一、新冠疫情发展简要回顾
自2019年12月中上旬武汉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来,确诊规模不断增加,波及区域从武汉到全国,直至呈现全球蔓延之势。
结合目前抗击疫情的情况看,疫情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疫情爆发期(11月至2月底)、疫情消退期(3月初至5月底)、疫情过后全面恢复期(6月初到12月底)。
二、新冠疫情对宏观环境的影响
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到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餐饮、旅游、电影、交运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办公等行业受益。
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资制度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较大。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变差,经济发展难度较大。
三、疫情对未来社会影响的基本判断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属于短期外部冲击,对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影响不大,长期内不影响经济向好的根本趋势。
未来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更多的业态。
未来或将大力补充医疗短板、改革医疗体制、放开市场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财政支出中医疗等民生支出占比。
疫情对养老产业发展前景的影响
一、疫情对养老市场的影响
(1)养老产业市场基本面不会有变化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趋势继续保持,这种趋势不会因为疫情的到来而改变。疫情的出现增加了免疫力低的老人患病的风险,对于养老抚养比和养老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逐年上升,从当前的60岁以上老人占比18%,预计至2030年将达到25%;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提升,从2000年的平均寿命71.4岁,预计至2030年将达到79岁;
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1种及以上慢性病困扰,且一人身患多种慢性病现象严重;
老人抚养比提升,我国老年抚养比从1990年的8.3%,提升至2018年末的17%。按201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71万人,60岁以上老人25388万人,基本每3个人就要养活1个老人。
2017-2019年全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2)全民健康意识和需求全面提升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发现了两个平时我们忽视的东西异常重要,一是健康,二是自由。新冠肺炎引发了全国上下对于大健康产业的高度关注,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全民健康教育,将极大地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和卫生意识。
二、疫情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此次疫情可以说是对全国、全行业的整体大检查,各个行业都受到了相应的冲击,危机与机遇并存,此次暴露的行业问题,将成为未来发展完善的重点,也是养老行业未来很好的投资和发展机遇。
(1)影响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重点是进行上门的家政、医疗、辅助、护理、康复等服务。
但是疫情期间,传统的“上门服务”和“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接受服务”,不可避免地出现服务提供者与老人接触的情形。
疫情之下,许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全线停滞,一方面无法保证对居家和社区的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影响到了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的当期收入。
另外,一些企业必然面临着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流失问题,将在短时间内影响服务企业的收益。
(2)疫情期间老人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增加照护难度
适逢春节,老人在机构封院后处于隔离状态,见不到家人,活动又受到限制,生活条件也较之前有所降低,这些容易让老人产生负面的情绪,需要做很多的心理工作来疏导。
且由于老人隔离,对外面疫情的严峻形势信息相对又不太灵敏,护理人员需要极大的耐心,花费大量的精力向他们解释并安抚他们。应对家属对封院措施的不配合,也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强度。
(3)机构养老的运营管理和风险防范成为关注的重点,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增加,疫情对于养老机构的影响喜忧参半。
疫情爆发后,民政部、国建卫健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措施,对养老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十分严格的封闭管理,老年人得到了专业的照护,有效保护了老年人的健康。
通过此次疫情的考验,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水平与风险防范管理水平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未来养老机构补充的重点。
但是在具体执行和管理过程中,由于情况不同,出现了“不再接收新入住老人”、“暂停来访咨询接待业务”和“经常看病与回家过年老人暂停返院”这几项措施,封闭管理进一步拉升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空置率。
另外,本次疫情发生后,各养老机构高度重视,高价采购口罩、消毒剂、手套等,并加大公共卫生清洁的力度,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有部分机构反映,其日常医用消耗品的支出是以往的接近十倍,日常餐饮成本也增加较多。
(4)智慧养老平台投入与使用率将大大提升
疫情期间,各大养老机构均采用人机交互、信息交换、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服务和精细管理。
老人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与家人进行视频语音通话,缓解情绪;通过声音控制电视、空调等设备,还可以语音购物、话费充值等。
另外,老人通过手机就能预约体检、康复、护理、家政等各种服务,遇到紧急情况可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呼救,子女可以通过手机进行24小时远程查看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
简言之,融合信息平台、物联网、APP、专业人工服务等相关链条的线上线下系统,实现对“居家”老人的全方位监护和服务。
未来,为了更进一步强化养老机构的管理,确保养老的优质环境,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及相关设备的普及率将大大提高。
(5)老年线上服务和智慧养老产品需求爆发
疫情期间,由于采取封闭化管理,老年线上服务和智慧养老产品需求爆发。
京东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平台上针对老年群体的家庭护理产品销量增长明显,1月20-27日期间,心电/血氧仪下单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8倍,而在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七),56岁以上用户购买血氧仪的下单量同比增长400%左右。
此外,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也开始集中为老年人购买一些居家使用的护理设备、保健品等,比如:春节期间,京东上制氧机、呼吸机的下单量增长均达100%左右;“调节三高”的食品如鱼油、大豆卵磷脂胶囊等下单量同比增幅也在30%以上。
(6)旅居养老全线受到冲击,呈现经济损失大,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等特征
旅居是一个综合性或者混合性消费,旅居养老消费具有消费内容多样、消费范围广泛的特征。旅居最大的价值在于既有其行业涉及面上的乘数,又有消费支出上的乘数,并且是跨地区的流动性消费。
所以说,旅居是一个“多赢”的活动,可以形成一个多门类的行业群,这是旅居消费与其他消费活动最大的区别。
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期,旅居养老消费者为避免自身感染,降低与传染源接触的概率,更加偏向于避免进入人员拥挤的场所,特别是火车、飞机等疾病传染的高发地,减少旅居活动,出于对疫情期间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考量,也会避免外出用餐,导致旅游业、各类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损失较多。
严格意义上来讲,旅居养老服务业是一个环境敏感的产业,这种敏感性表现在易受境内外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导致旅居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出现严重的衰退和滑坡。就目前来看,旅居养老基本处于全线停滞状态。
三、疫情对行业政策的影响
(1)国务院各部门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引导落实有力防控措施
疫情爆发以来,国家相继发布各类疫情防控措施及政策,要求各地全力做好老年人和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国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助力疫情防控生产经营
为更好发挥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实体经济的作用,国家省市出台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疫情防控领域,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行业和企业,以及社会和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点评:金融政策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民生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3)社会整体层面对中小型企业税费减免有利于养老服务业的恢复发展
2月20日《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明确免、减、缓三项措施,各省份可以对中小微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三项社保单位缴费实行免征,免征政策执行到6月。
确保职工个人的权益不受影响,要确保各项社保的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同时,财税〔2020〕8号文提出,对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点评:政策有利于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机构的恢复和发展。
(4)安全防护和应急管理将成为养老机构的常态
2019年12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批准GB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予以公布。
这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红线”,将有利于防范、排查和整治养老机构服务中的安全隐患,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其中重点明确养老机构应符合消防、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建筑、设施设备标准中的强制性规定及要求。
对养老护理员培训方面,要建立昼夜巡查和交接班制度等基础性工作提出了要求;
在安全风险评估中,明确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前进行服务安全风险评估,并提出了服务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应包括噎食、食品药品误食、压疮、烫伤、坠床、跌倒、他伤和自伤、走失、文娱活动意外等10个方面内容;
在管理要求中,主要通过要求制定应急预案、评价与改进和安全教育三种方式,建立提高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点评:由于疫情的发生,安全防护措施、卫生和健康防护内容、应急机制、传染病防控机制等将成为养老机构发展完善的重点,也是未来评价养老机构水平的重要指标,未来安全防护和应急管理将成为养老机构的常态。
四、后疫情时代养老发展预测
(1)医护社会地位大提升或提升了养老医护成本
在本次疫情发生期间,医护人员成为不畏生死的抗疫主力军,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从中央到地方均给予了一线医疗人员相应的补贴政策;全社会给予医疗界诸多敬意和礼遇。
2月22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引发《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十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疫情防治人员的薪酬待遇、做好工伤认定和待遇保障、实施职称评聘倾斜措施、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保障等。
医护人员的待遇提升,加大了养老机构获得护理人才的难度,客观上加大了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成本。
(2)短期内优质医疗资源争夺加剧,长期提升养老医疗的服务水平。
在疫情暴露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在我国逐步落实分级诊疗的过程中,优秀医疗资源的争夺将加剧,增加了医养结合的难度。
但是从长期看,国家将加大对基础医疗投入,降低医疗进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等,促进医疗产业发展,大型社会办医建设潮即将来临;同时,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落地,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体系的投入和建设,逐步建设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将有效提升养老的医疗服务水平。
(3)分级诊疗模式将被推广,医疗服务网格化将越来越发挥作用
2020年1月25日,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就提到,要“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
社区网格化是指社区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为主。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卫生预防保健康复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其社区网格化服务的功能。
预计2020年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医院形成医联体模式推出,并且“互联网问诊”和“互联网教育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模式也会积极探索,从而大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
(4)医保异地结算加速推进,助推异地养老,有效降低老年人医疗成本
本次疫情发生后,大批人员从武汉流向全国,所有治疗均医保优先报销,其他部分由国家财政承担,因此医保肺炎患者不论流动到哪里,理论上来说,治疗的费用应该优先由医保缴纳地的医保基金支付,因此,畅通的医保异地结算系统及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次疫情是加速医保异地结算系统建设的一次大型预演,对推动疫情后的医保异地结算意义重大。
医保异地结算一直是限制养老产业,尤其是异地养老发展的瓶颈,医保异地结算加速推进,使老人能够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医疗照护,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医疗照护成本。
(5)智慧养老产品家庭化和远程医疗将发展成为主流
此次疫情暴露的居家和社区养老的弊端,未来将通过智慧养老产品和智慧服务平台等智慧网络服务得到较好的解决。智慧养老用品逐步进入家庭化将成为主流,智慧机器人、智慧健康管理产品会更加受到青睐。
未来依托互联网的发展,不用见面进行诊疗的远程医疗将得到快速发展,网络预约、网络诊疗的接受度会逐步提升。
(6)旅居养老在艰难中恢复
此次疫情带给旅居养老行业的影响较大,未来,伴随着疫情后生活的逐步恢复,人们将减少外出接触人群或进行群聚性活动,因此,旅居行业将在逐步恢复和疗伤中发展,预计本年恢复难度较大。
未来健康度假将成为大众追求的热点,城市周边短期的、有较好健康软硬件设施和医疗资源配备的地区和项目将成为旅居养老人群的首选。
养老市场行业发展建议
一、养老市场行业未来发展的机会展望
(1)养老基本面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养老关于医疗和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对运营能力提出挑战
此次疫情对养老行业的整体冲击不大,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基本面没有本质变化,因此,参与养老的发展机会仍然较大。
同时,疫情对于养老行业的医疗、健康和环境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对优质医疗资源和公共安全管理的要求更加突出,对养老的成本管控和开发运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智慧养老成为养老发展中亮眼表现,预计未来竞争将比较激烈
智慧养老产品家庭化将逐步成为主流,未来智慧养老行业的投资将逐步增强,未来行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二、未来发展建议
(1)建议开发大面积健康养老住宅+智慧养老设备引入
对于房企来说,发挥自身优势的最佳进入方式仍然是进行养老住宅的开发,建议以小规模养老住宅开发为进入机会。
同时,产品方面,考虑到疫情期间多代合居的情况出现,大面积健康住宅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领域中的共识,开发具有适老化设施,并引入智慧养老设备的健康养老住宅将受到市场关注。
(2)产品升级,增加老人安全感和归属感
打造产品升级,在景观的可使用性需求方面,完善阳台视角的景观打造,提高阳台客厅走廊等私属区域的公共交往功能化,引入空气清洁系统,污水排放消毒系统,地漏等排气排水装置的密封系统,做到洁污分离;视频娱乐服务系统寻求升级,充分加强老人的安全感、舒适感和归属感,提升老人照顾需求。
(3)对疫期养老服务人员和老人进行心理干预和关怀
疫情期间超负荷工作多日的养老服务人员基本上处于应激状态,老人处于闭护状态,双方都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无论是对养老服务人员个人和家庭,还是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期的后果,建议及时介入养老机构的心理干预。
孝心坊·招商加盟